周恩来秘密安排将蒋介石的舅母送往台湾,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。
1965年2月,此时台北的天空中正飘着细雨,一对夫妇在机场,矗立在细雨中,周围的随行人员给他们打着伞。这对夫妇就是蒋介石二人,他们似乎是在等待一个重要的人物到来。
不一会儿,天空中的一架飞机缓缓落地,在机舱门打开的那一刻,蒋介石一下子睁大了双眼,他顾不了许多,赶紧走了上去。
随后机舱门口出现了一个身影:那是一个高龄老人,只见她步伐迟缓,周围的人都搀扶着她,慢慢将她扶了下来。蒋介石见状赶紧向前走了几步,想亲自扶着这位老妇人下飞机。
周围的人见到此情此景,感到很奇怪,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蒋介石亲自扶着别人下飞机,而且听说这个神秘的老人,是被周恩来送来的。
要知道,在蒋介石败逃台湾以后,两岸的关系就势同水火,互相不容,大陆和台湾几十年来都没有任何人员上的交流,这位老妇人竟然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位到台的大陆人。
那么这位老妇人有着怎样特殊的身份呢?为什么蒋介石要亲自前去迎接呢?周总理为什么要把这个老人送到大陆呢?他这样做又有哪些用意呢?
蒋介石的舅母蒋妙月
收留蒋介石一家
当这位老人下了飞机以后,蒋介石的第一句话就让大家明白了老人的身份。
蒋介石说道:“舅母,当年我没能带走你!都怪我不孝啊!”
老人听完也流出了热泪,抱着蒋介石痛哭流涕,嘴里还一直念叨:“我最牵挂的孩子啊!可算见到你了!”
众人这才明白,原来眼前的老人是蒋介石的舅母蒋妙月,这位时年96岁的老人来到台湾,跨越了重重障碍。
蒋妙月出生于1869年,她是浙江省奉化县萧王庙镇人氏,蒋家在当地属于大家族,而蒋妙月按照家族里的辈分,原本应该是蒋介石的姑母。
不过,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一生娶过三个妻子,第一任妻子是徐氏,很早就去世了;第二任妻子是孙氏,也是蒋肇聪最疼爱的妻子;最后一任妻子就是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。
虽然蒋肇聪娶了王采玉,可他一直对最爱的孙氏念念不忘,妻子去世以后,依旧和孙家人保持着密切的来往。
孙氏有一个哥哥,叫做孙琴凤,孙琴凤娶了蒋介石的这个远房姑母蒋妙月,所以她又是蒋介石舅母,二人亲上加亲。
蒋介石年幼的时候,家里的产业颇丰,他家在当地贩卖食盐,从爷爷辈就开始做这个生意,所以蒋肇聪算是个“富二代”,蒋介石就算“富三代”了。
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,叫“富不过三代”,在蒋介石这一代,家境开始衰落。
1895年,蒋肇聪去世的时候,蒋介石才8岁,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亲。
蒋肇聪还留下了一个大儿子,名叫蒋介卿,是徐氏所生。可是徐氏去世以后,为了表达对她的亏欠,蒋肇聪便把这个儿子过继给了徐家,从那以后这个大儿子就疏远了父亲,和姥姥家关系密切。
1965年,周恩来秘密安排一女子前往台湾,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
蒋介卿
在蒋肇聪去世以后,他立刻回到了家中,继承父亲留下的产业,将蒋介石一家赶了出去。
第二任妻子没有给蒋肇聪留下一儿半女,第三任妻子王采玉生下了四个孩子,最大的儿子就是蒋介石。
蒋介石按蒋肇聪的想法,是蒋家产业的第一继承人。可他去世得太早,蒋介石那个时候才八岁,根本无力去打理家族的产业。
父亲去世后,蒋介卿夺走了家产,只给蒋介石母子留下了五间房子。母亲靠着卖家产来养活孩子,剩下的田地全部抵押了出去,全家老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。
在这种危机时刻,有一个人站了出来,这个人就是蒋妙月。蒋妙月作为蒋介石的舅母,每年过年都要来蒋介石家,给他包红包、发压岁钱。
在蒋肇聪去世以后,她就格外地担心自己兄弟家的这个小儿子,在听说蒋介石一家只能靠典当东西来勉强度日的时候,蒋妙月心疼极了。
她和丈夫商量了一下,好在丈夫孙琴凤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,他觉得蒋家对自己姐姐很不错,对自己也照顾有加,再加上妻子的这层关系,最终决定收留蒋介石一家,从此两家人开始在一起生活。
格外疼爱蒋介石
蒋妙月对蒋介石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子,那可是相当的喜欢,自从蒋介石来到她家以后,她对蒋介石的关照,胜过了对自己家人的关照。
蒋妙月虽然没有读过书,可她很明白读书的重要性,所以在她的提议下,母亲王采玉才想起来送儿子去学堂。
不过学堂的学费成为了一大难题,好在蒋妙月非常的慷慨,直接自己资助了蒋介石去上学,让他接受了知识的洗礼。
蒋介石知道上学来之不易,所以他发奋苦读,报答舅母和母亲的养育之恩。
蒋介石所在的学堂叫做“溯源堂”,这个学堂思想相当的先进,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,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。
1965年,周恩来秘密安排一女子前往台湾,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
蒋介石
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,蒋介石立志报效祖国,他那个时候是一个热血青年,一心只想着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。
在学堂读了几年书以后,蒋介石决定去更大的舞台闯荡,不过在那之前,按照老家的习俗,他必须先结了婚,这一次,又是蒋妙月帮了大忙。
原来,母亲王采玉一直想让儿子早早地结婚,可是有一个最大的难题,就是没有聘礼。
蒋家不比当年,已经走向衰落,没有足够的聘礼,怎么能把儿媳娶进家门呢?母亲为此苦恼了许久,好在蒋妙月看出了王采玉的心事,她表示:“聘礼就由我来出了!婚姻是头等大事,咱不能草草就办了,以免丢外甥的面子,更丢蒋家的面子!”
为了给蒋介石筹集彩礼钱,蒋妙月去找了孙琴凤商量,孙琴凤非常的大方,说道:“外甥结婚是喜事,必须大操大办!”他慷慨解囊,拿出了一半的积蓄给蒋介石用作彩礼。
正是在蒋妙月的全力支持下,蒋介石才和毛福梅结了婚。王采玉为了不让儿子忘记舅母的恩情,所以专门找到了儿子说道这件事:“你看你舅母对你多好,你的彩礼钱咱家拿不出,都是你舅母给垫上的,将来你一定要有出息,报答你舅母!”
舅母的这份恩情,让蒋介石终身难忘,虽然这段婚姻来之不易,不过蒋介石和毛福梅的婚姻并不算幸福,二人在婚后曾多次吵架。
每次二人吵架,都是舅母蒋妙月出来劝解,蒋妙月觉得既然花了那么大精力,让孩子结了婚,那这段婚姻就不能轻易放弃。
看在舅母的面子上,蒋介石才和毛福梅维持下去了婚姻,可惜后来二人还是走向了决裂。
此后的几年,蒋介石依旧在老家读书,但是他心中的一腔热血已经无处隐藏,他渴望参军报国,渴望寻找拯救时局的方法。
当时他在思考,为什么曾经是中国学生的日本,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,成为了中国的头等大敌,而且甲午中日战争,为什么中国输得如此彻底!
蒋介石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,决定去日本留学,这样一来,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:家里实在太穷,该怎么筹集留学费用呢?
蒋介石苦闷不已,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妻子和母亲,结果母亲很不支持他去日本,一是去日本的费用昂贵,家里无力支付;二是日本与清政府产生了摩擦,是中华民族的敌人。
眼看着母亲不同意,蒋介石变得很是生气,他竟然一怒之下剪掉了自己脑袋上的辫子,表达自己去日本的决心!
蒋介石剪掉辫子,自然引起了蒋妙月的注意,蒋妙月赶紧找他,询问原因,这才得知外甥一直想要去日本,可是家里人不让的消息。
蒋妙月对蒋介石的想法非常支持,她认为孩子那么有志气,愿意参军报国,这是一件好事,所以蒋妙月卖了自己家全部的田地,才给蒋介石凑齐了去日本的费用。
母亲王采玉一看蒋妙月这样支持儿子,不再继续阻拦,也将家里的积蓄拿了出来,供儿子去日本读书。
1908年,蒋介石坐上了去日本的轮船,正是在日本,为他积累了日后革命的资本,四年的留学时间影响深远。
蒋介石报答舅母
1912年,蒋介石从日本留学归来,他在日本期间,积累了两大重要政治资源:第一是人脉关系,在日本期间,蒋介石加入了同盟会,因此结交了一大批日后国民党的大佬,为自己的从政之路埋下了伏笔;第二是学会了不动声色、以退为进,在日本期间,蒋介石发现太过出头的人反而会招致祸端,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处处防备,反而对低调的蒋介石并不重视。
也正因积累了这两个特点,蒋介石才能够回国以后,快速发展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爱将,这与他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密不可分。
回国后的蒋介石,作为一个热血青年,走上了北伐之路。辛亥革命以后,袁世凯攫取了革命的果实,开启了自己的独裁统治。
听闻此事的蒋介石义愤填膺!回国以后,就跟随大部队参与了讨袁战争。然而袁世凯作为大军阀,手下的部队凶猛善战,成为了北伐军极强的对手。
北伐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,蒋介石在失败以后,赶紧逃回了浙江老家避难。
那个时候,已经在北伐军崭露头角的蒋介石,自然成为了袁世凯的通缉对象,只要抓到蒋介石,就悬赏2000块大洋,包庇蒋介石,则处以死罪!
情况异常危急!蒋介石知道逃回老家要冒很大的风险,可是他除了老家,无处可去。
几经辗转之下,蒋介石最终回到了老家,他想见到的第一个人不是自己的母亲,反而是一直照顾他的舅母。
在见到舅母以后,蒋介石没有多说一句话,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舅母。但是舅母给予了最大的包容和理解,舅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,不知道孩子被通缉,但是看到蒋介石这个样子,就知道他闯了大祸。
蒋妙月没有责怪蒋介石,而是将他藏进了自家的阁楼里,多次躲过了敌人的搜捕,蒋介石这才逃过了一劫。
如果说之前舅母帮助蒋介石,都是经济支持,那么从这一刻起,舅母对他的帮助,已经在赌上性命了!
蒋介石将舅母的救命之恩铭记于心,当孙中山先生去世后,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的第一把交椅,他想到的第一件事,就是报答舅母,让舅母担任“中国农民银行”主任、“交通银行”经理等职务,让舅母安享晚年。
如今看着蒋介石懂事了,舅母的心也放了下来。只可惜蒋介石此时只想着报答舅母,却没想到广大的农民百姓,他此后对*的镇压、对农民的剥削,成为了日后失败的最大因素!蒋家的统治走到了终点。
周总理决定帮忙
1949年,蒋介石在大陆大势已去,他在败逃前,还记着家中的故土,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看。只是解放军的步伐极快,大军南下,势如破竹!
蒋介石知道自己失去了民心,于是逃到了台湾,并且派人回到浙江老家,想要将依旧活着的舅母给接走。
此时舅母蒋妙月已经80岁了,她其实也想陪着蒋介石,可是又不愿意离开故土,一把年纪了,不愿意多折腾。
所以蒋妙月决定留在大陆,不得已和蒋介石分别。蒋介石在前往台湾的飞机上,内心无限悲伤,他知道自己重返大陆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,和舅母一别,极有可能是永别!
联想到过去的点点滴滴,蒋介石悲伤不已!却又无能为力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,蒋妙月依旧生活在了浙江老家,好在党中央并不会刁难蒋介石的家人,反而不让别人恶意对待蒋介石的亲友,所以蒋妙月才没有收到牵连。
虽然无人去给他捣乱,但也无人关心她的生活,蒋妙月一生就一个女儿,早就出嫁了;丈夫孙琴凤也去世多年,家中只有她一个人,生活得异常艰难。
蒋妙月在大陆又住了好多年,直到1963年,事件迎来了转机。
蒋介石曾有个秘书,叫做汪日章,汪日章和蒋介石一样,都是浙江奉化萧王庙镇人士,更重要的是,汪日章和蒋介石还有亲戚关系。
汪日章的母亲是孙琴凤的堂妹,孙琴凤和蒋妙月又是夫妻,所以蒋妙月也是汪日章的舅母。
1963年,汪日章之前一直在四川定居,突然想回浙江老家看看,回到老家以后,他就发现了自己的这位舅母,生活得极其艰难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汪日章跟蒋介石多年,知道蒋介石最牵挂的就是这位舅母,自己远在四川无能为力,那能不能让国家帮个忙,把蒋妙月给送到台湾去呢?
1965年,周恩来秘密安排一女子前往台湾,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
蒋介石一家
汪日章考虑到蒋介石的特殊身份,一般的部门肯定不能接受,所以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老同学周恩来。
周恩来和汪日章在法国曾经是同学,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汪日章多年以来,主张和平谈判,被周恩来欣赏。而蒋介石知道自己的秘书和周恩来交好,所以每次有周恩来的活动,蒋介石都会把汪日章带上。
汪日章后来留在大陆,也是因为周恩来总理的原因,所以考虑到这点,汪日章才给周恩来写信。
1965年年初,这封信被送到了周总理的桌前,周总理看完信以后陷入了沉思,随后决定由自己亲自负责此事。
周总理派了专员,让他们帮忙把蒋妙月送到台湾,先是从上海办理了手续,然后经过香港,转机飞到台湾去。
周总理这样做其实有两个用意:一是送蒋介石和舅母团聚,彰显我党的宽容,给和平谈判创造机会;二来也希望有朝一日,让更多的台胞能够实现大陆两岸自由往来,大陆这边的亲人,还牵挂着他们。
周总理在1956年就曾说过:“凡是愿意到大陆省亲会友的都可以回来,愿意到大陆参观学习的也可以到大陆来,只要是愿意走和平道路的,不管过去犯过多少罪,中国人民都可以宽大处理,既往不咎。”
送蒋妙月回台湾,也是表示我党的诚意,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进行了。
考虑到此时蒋妙月已经96岁,所以周总理让蒋妙月的女婿王仁,陪着一起去了台湾。
1965年2月,蒋妙月在女婿的陪同下,乘坐飞机前往台湾,在那之前,周总理托人给蒋介石送去了书信,说明此行的来意。
蒋介石看完信以后极其的激动,特许飞机入境,并携夫人亲自去机场欢迎舅母。
蒋妙月也成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,从大陆去往台湾的第一人,当她走下飞机的那一刻,蒋介石激动地满含热泪,蒋妙月也因这次重聚,而老泪纵横。
在重聚的当天,蒋妙月在蒋介石府邸,做了一碗桂圆汤,蒋介石也是时隔多年,再次吃到舅母的饭菜!从此蒋妙月在台湾过完了自己的一生。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