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三年里,加拿大全国房地产平均价格一直呈现“横盘”走势。但最近,随着关税政策动荡、房贷利率持续居高不下、人口增速放缓、就业市场疲软以及多伦多公寓市场急剧回调,不少人开始质疑:加拿大的房价是否终于要“撑不住”了?
这个问题正困扰那些想精准“抄底”、犹豫是否应该立即买房还是等到房屋“再降些”时再买房的人。
房贷策略顾问、利率分析师,MortgageLogic.news编辑Robert McLister在《Financial Post》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买还是等?房价走向成关键考量
对于想买房的人来说,如今正面临两难——是现在买进,还是等待房价“打折”?而对于需要通过房屋净值再融资的屋主来说,房价更直接影响他们能否成功申请贷款。一旦房价下跌,净值缩水,贷款额度也会随之减少,可能影响到债务整合、购车、装修甚至投资计划。
专家预测靠谱吗?平均误差超7%
人们自然会寻求专家预测来判断市场走向,但这些预测到底有多准呢?
以加拿大住房和按揭公司(CMHC)与房地产公司Royal LePage为例,数据表明,这些业内权威的预测也往往“偏离轨道”。
CMHC在2020至2024年的五年预测中,平均误差率(Mean Absolute Error, MAE)为 7.0%;
Royal LePage过去13年的预测平均误差更高,达到 7.8%。
这意味着,对于目前加拿大房产平均价格 69万加元(CREA数据) 来说,预测误差高达 50,000加元以上。这对于打算购房、再融资或衡量房产净值的家庭来说,并非小数目。
市场时机难以把握,预测如同掷硬币
Royal LePage研究与传播总监Anne-Elise Cugliari Allegritti坦言,即使专业机构预测都有如此大的误差,“普通人要准确判断市场更是难上加难”。
不过,如果你仍想尝试“押注市场”,BMO经济研究推荐一个相对有效的前瞻指标:“销售与新挂牌比率”(Sales-to-New-Listings Ratio)三个月平均值。当前该指标处于 46.7,若持续走低并逼近40,房价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出现反弹。
等待未必划算,长期自住仍是关键考量
尽管市场略显疲软,但等待房价下跌并不总是明智之举。错过的可能不仅是低价,更可能是更高的贷款利率、更激烈的竞争,或因资格变化而错失贷款机会。
对打算长期自住的购房者来说,最重要的始终是财务稳定性、负担能力以及当前住房需求,而不是精准“抄底”。
再融资时机?关注现状比预测更实际
对于考虑再融资的屋主,与其等待市场转折点,不如专注于当前的现金流状况、贷款资格以及实际可得的贷款条款。过度拖延可能导致更高的借款成本,甚至贷款被拒。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