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联邦政府今年首九个月,向违反临时外劳计划规定的雇主开出逾680万元罚款,金额已超越2024年创下的全年纪录。
据《星报》分析移民、难民及公民部(IRCC)最新数据,今年1月至9月期间,渥太华共对214间违规公司作出处分,每宗平均罚款约31,971元,较去年的155宗、平均26,776元显著上升,并远高于2023年的平均13,860元。
图为联邦劳工部长麦金农
与此同时,违规雇主除被罚款外,亦可能被暂时禁止聘用临时外劳。据悉,今年迄今已有约24间公司被处以暂时停聘令,永久禁聘则属罕见个案。当中最严重的违规包括一间海产加工公司,因未尽力确保工作环境免受身体、性、心理及经济虐待或报复行为影响,被罚款高达100万元并遭禁聘10年;另有一间货运公司因薪酬或工作条件与聘书不符、职务内容与申报不符,遭罚28万元,同样被禁聘10年。
近年加拿大企业使用临时外劳计划的情况急升,尤其在新冠疫情后劳动力严重短缺之际。不过随政府去年实施外劳聘用上限后,增长才稍见放缓。与此同时,有关外劳受剥削与虐待的报告亦不断增加。
《星报》早前调查发现,政府在2022年1月曾指示部门人员于审批临时外劳申请时采用“简化措施”,暂停部分常规核查,以加快处理速度,惟此举令监管漏洞扩大。
政府会对持“封闭式工作许可”(即员工只能为指定雇主工作的许可证)之雇主进行抽查,相关计划包括ESDC辖下的临时外劳计划及移民部管理的部分国际流动计划。移民部列明的三大抽查诱因包括:过往违规纪录、随机抽样,以及有理由怀疑(例如接获投诉)。雇主一般会在检查前获通知。
ESDC今年1月公布,去年4月至9月间共完成649次雇主审查,结果显示约89%符合规定。不过该数目仅占同期约两万名获批聘用外劳雇主中的一小部分。
多个维权团体与倡议者多年来呼吁,应让临时外劳获得永久居民身份,或至少发出开放式工作许可,以便他们可在遭受剥削时转职他雇,而无须担心失去居留身份。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