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移民、难民及公民事务部(IRCC)正积极采用新技术——人工智能来加快申请处理速度,但专家警告,这项“高科技提速”或许带来的问题,比它解决的还多。
移民律师、Bellissimo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马里奥·贝利西莫(Mario Bellissimo)先是表达了肯定态度,他觉得IRCC使用人工智能是“不可避免且值得称赞的发展”。
他说:“最大优势在于效率。处理时间缩短,常规案件能更有效分类,移民官得以专注处理复杂案件。例如,配偶担保与临时居民签证的自动化大幅减少了审查时间。”
然而,效率的提升也引发了新的担忧——决策过程中的公平性与潜在偏见。
贝利西莫也指出,过度依赖科技可能会带来严重问题。
“曾经有案例显示,申请处理的通知和拒信在完全相同的时间生成——这让人合理怀疑,是否真的有移民官进行过人工审查?”他说。
对此,IRCC在给《Daily Hive》的回复中强调:“人工智能不会作出最终决定,也不会拒绝或建议拒绝任何申请。”
发言人表示:“IRCC使用先进分析工具,根据既定规则筛选申请,这些工具依赖机器学习来识别以往决策中的模式。”
“科技并不是中立的”
但约克大学难民法实验室(Refugee Law Lab)副主任、《The Walls Have Eyes: Surviving Migr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作者佩特拉·莫尔纳(Petra Molnar)对此提出质疑。
她警告说,依赖以往决策模式可能会延续偏见与不公平。
“科技并非中立,”她指出,“如果没有适当的监管,科技的使用可能会过度简化复杂个案,例如涉及难民或庇护申请者的情况。”
她进一步表示:“自动化还会复制结构性歧视与系统性种族主义,而申请人几乎从未被告知,他们的人生决定是如何被算法决定的。”
IRCC回应称,其先进分析工具会定期由员工审查,以确保结果与完整人工审核案件一致。官网也表示:“识别并减少潜在偏见或歧视性影响,是我们在设计与实施技术时的关键任务。”
贝利西莫回忆,公众最初是在信息公开请求(Access to Information requests)中,才得知IRCC曾使用名为 Chinook 的工具,而当时政府并未披露或征求意见。
IRCC后来解释称,Chinook仅用于从申请中提取资料,方便移民官以清晰格式查看。
贝利西莫一直主张提升透明度。他曾向国会公民与移民事务常设委员会提交报告,建议:
立法规范AI的使用;
为移民官提供专门培训;
建立具执法力的独立外部审计机制。
他说:“核心问题在于,如果没有法律护栏,AI可能会复制加拿大移民系统中已有的歧视模式。”
他还补充道,移民倡导者应被视为合作伙伴,而不是“监督者”。
“AI移民系统像是在拿弱势群体做实验”
莫尔纳也指出,加拿大在移民与边境管理上,越来越依赖私人企业提供自动化技术工具。
这些合作往往缺乏透明度,合同内容未公开,导致律师与申请人几乎无法了解决策过程。
她直言:“加拿大本可以在以人权为核心的创新上走在前列,但现在的移民自动化系统更像是在拿弱势群体做实验,而不是在公平地改革一个迫切需要改进的体系。”
新闻来源:https://dailyhive.com/canada/ircc-application-processing-technology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