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国税率高、人口少,令不少欲豁出去创业的打工仔或毕业生却步。不过也有不少“中途出家”,或读书时期便计划创业者,最终取得成功。《星岛》采访了3位华人创业者,他们当中有人为适应新事物苦下功夫;也有人为事业牺牲私人时间。但数年下来,他们的业务均已渐入佳境。
千禧年之际移民加国、10年前回流的曾嘉鸿(Tommy Tsang),在大温创立了密切搬运储存服务搬家公司(Match Moving & Storage Inc.)。他表示,自己曾经历过裁员,形容创业有如“开公司供自己可不被裁员地稳定工作”。对于本地创业环境,他认为本国歧视较少,阶级观念不重,而自己也因此相当鼓励年轻人创业。
从前在银行工作的曾嘉鸿,表示自己当时需承受巨大的“数据分析”压力。“后来我终于离职,并计划转行,之后便找到一份搬家工作。”后来,他发觉搬家行业“做得过”,就边做边学,并终于2016年开设了自己的搬家公司。
边做边学终开搬家公司
如今,曾的公司已发展至拥有两辆货车及8名员工的规模。但他坦言,创业起初相当困难。“当时赶上我即将结婚,又刚开展了新事业,需要大量资金;对比起从前拥有一份稳定工作,当刻的我却跳出了舒适圈,一切需重新适应之余,又没有稳定客源,面对的风险相当大。且刚开始公司只能由自己一手包办,仅聘请了一名伙计,便靠一辆货车走天涯,极具挑战。”
曾嘉鸿又忆述,对于创业一事,太太可谓相当支持,但其余家人却非常反对。“因传统华人讲求生活安稳,在我还是白领时,每天穿着恤衫西裤,坐在空调房内工作,又有稳定收入,更无需日晒雨淋;但后来却改开搬家公司,更曾连续工作7天,反差实在很大。”但随着公司上轨道,家人的态度也渐软化,如今对此事则不置可否。
谈到从事搬家工作的得着时,他说:“我常教导伙计,要把替客人搬家,当成为自己搬家,将心比心,才能将家具的损耗降至最低。而我们每次出勤,都有如要进行一个项目,完成之后均会很满足。且如今公司规模虽然不大,但是又自己一手一脚开始建立起来;每念及此,我便颇有成功感。”
公司学徒也欲自立门户
回想当初打工岁月,会否更喜欢自己创业?对此,曾嘉鸿笑言:“打工时人人都想当老板;但直至我才了解到打工实在较为舒适。”不过他表示,自己在银行任职期间,曾经历大裁员,也不幸成为被裁数千人中的一员。他形容当时香港政经环境欠佳,自己也因此选择回流。此后,他又在加投身银行界,但已然缺乏安全感。“管理方需要你时,便会聘用你;但认为须裁员时,也可马上着你‘执包袱’。”相对之下,他形容创业就如自己投资一门生意,让自己可以在不怕被裁员的情况下,稳定地工作而已。
被问及加国是否适合创业者时,曾则态度正面。“加国是一多元文化社会,任何人均可在此立足,歧视问题较少。尤其是本地人对不同工种,不会有很重的阶级观念;即使从事蓝领工作,也不会被人看低。因此只要你有创意、想法,又肯付出,本地社会的接受程度很大。因此年轻人若有心在此创业,我也绝对鼓励。”他又举例,其公司也曾有的3名学徒欲自立门户,对此他也十分支持。“如今他们各人均已出山,更已成功创业。”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